11月26日,年产3万立方米环保工艺高性能气凝胶材料项目在浙江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备案。
项目名称:年产3万立方米环保工艺高性能气凝胶材料项目建设地点: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前湾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四期15号厂房项目投资:总投资1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0万元总建筑面积:132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200平方米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生产能力):
年产3万立方米环保工艺高性能气凝胶材料项目,厂房面积13000平米,生产产品包括气凝胶绝热毡、气凝胶电池隔热片、气凝胶涂料、气凝胶管壳、气凝胶隔热砖等。气凝胶材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保温材料,被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是航天、军工、石化、电力、冶金、建筑等众多领域节能保温的革命性替代材料。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进,特别是“2024-2025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实施,气凝胶行业迎来爆发式发展的宝贵机遇。气凝胶材料一般采用溶胶-凝胶法获得纳米孔结构,通过复合纤维材料、老化、改性、干燥等获得制品,传统工艺原辅料含危化品,须要进入化工园区,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较大制约了气凝胶材料产业的发展。我们开发了行业首创的第五代水性环保工艺,无危险物化学品原料,废水、废气少,工艺绿色环保,无需进入化工园区,并且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将有利推动气凝胶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和节能降碳行动做出应有贡献。当前计划建设的年产4000立方米气凝胶材料生产线,与现有使用的化工工艺相比优势显著:1、无需落户化工园区生产,落地门槛大幅降低,环保手续简化;2、设备投资下降了40%;3、生产成本下降了约30%;4、建设周期缩短了50%;5、气凝胶产品使用温度从650℃提升到1200℃,产品类型从绝热毡扩展到绝热板、绝热涂料、隔热砖、纳米防寒布料,极大丰富气凝胶材料产品品类,提升为客户定制化服务能力。公司申请40余项专利,其中20多项已经获得授权,授权发明专利7项。工艺绿色环保、安全节能:相对于传统的气凝胶材料生产技术,本项目首创水性生产工艺、无危化品、无需进化工园区,具有低投资、低成本、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率零排放、绿色环保、高品质的显著优势。生产工艺流程:1、硅源浸入纤维毡将含有促凝剂的二氧化硅的溶胶浸入到玻纤等纤维毡中;2、溶胶-凝胶调节温度,溶胶凝固,得到纤维复合湿凝胶;3、老化和改性保持一定温度静置湿度凝胶,进行老化,同时添加助剂完成凝胶孔洞改性;4、干燥对改性后的凝胶进行干燥;5、表面处理,对经检测合格产品,表面进行除尘处理,涂覆涂层或粘结覆盖物,完成表面复合处理。
宁波圣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为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引入人才企业,入选“甬江人才”计划,是行业领先的集先进工艺研发、产品应用开发、先进生产线设计、成熟施工方案于一体的气凝胶产业系统方案服务商,通过ISO9001、14001、45001认证和IATF16949认证,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特种服装、高铁动车、新能源汽车、电力能源、石油化工、建材冶金和建筑节能等领域。
项目负责人金承黎先生是国内气凝胶材料领域资深技术专家,具有气凝胶材料领域18年行业经验,拥有50余项专利,先后在绍兴市纳诺高科公司、中国航天科工海鹰特种材料公司,承担了气凝胶材料研发、生产线建设、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等工作,曾建成国内第一条常压干燥气凝胶批产生产线,第一条二氧化碳 超临界干燥气凝胶生产线,首次实现了气凝胶材料在国内油田开采领域、轨道交通、电力、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的批量应用。
9月27日,宁波圣润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行业首创水性环保工艺低成本生产纳米气凝胶材料”荣获第九届“创客中国”新材料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决赛企业组三等奖。
▲右二为宁波圣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承黎先生上台领奖11月26日下午,海创集团新建园区启用仪式暨招商推介大会举行,圣润新材料等七个项目签约落户此次启用的两大园区。
